Anti-phospholipid Ab;APA IgM 抗磷脂絲氨酸

1. Anti-phospholipid Ab;APA IgM  抗磷脂絲氨酸 IgM 抗體 1600  報告7-10天

APA為協助醫師診斷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mdrome;APS)的工具,並用以評估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患者併發血栓病變的風險,此抗體與血栓形成傾向具相關性, 而導致靜脈或動脈的血栓形成(包括中風),血小板減少症,網狀班,習慣性流產

2. Anti-phosphatidylserine IgG  1600   報告7天

與栓塞,腫瘤、自體免疫,SLE 孕婦胎兒死亡報告有關。

3.Anti-Cardiolipin IgG、IgM  抗心磷脂-IgG、IgM 抗體  1600  報告7天

抗磷脂症候群,此群病患在臨床上常會有一再流產、動脈或靜脈發生血栓、血小板 減少之任何一種病狀,而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存在因而得名。抗磷脂症候群,可無任何原發疾病存在,稱之為「原發性抗磷脂症候群」;而併發於其他疾病者稱之為「繼 發性抗磷脂症候群」,這類併發疾病以膠原血管疾病居多,尤以全身性紅斑狼瘡為最, 其他如癌症、慢性病毒感染也會產生抗磷脂症候群。     

在台灣我們所最常見之抗磷脂症候群症狀,依次為一再流產、腦中風、腿部靜脈栓塞、肺動脈高血壓、肺梗塞、視網膜中央動脈或靜脈栓塞失明、複發性單神經炎、橫 斷性脊髓炎、腎靜脈或動脈栓塞、突發性耳聾、舞蹈症、多發梗塞性失智、猝變性抗磷脂症候群等。抗磷脂症候群若未能及早發現,及時適當治療,並預防血栓再發,則 預後不佳。抗磷脂抗體可和血小板結合,造成血液凝結,也可能和血管之內皮細胞結 合,且抑制擴張血管化學物質之釋放,而使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凝結。而血液凝結之 現象,可在身體任何部位之動脈內或靜脈內發生。抗磷脂抗體之濃度起伏,與疾病輕重有關,也可在疾病緩解時才出現。有些狼瘡病人,抗磷脂抗體只有在懷孕時才會出現,不得不防。抗磷脂抗體不一定在紅斑狼瘡 病發時才作怪,有時在疾病緩解時,也會造成病變。約 1/3 的狼瘡病人有抗磷脂抗體, 而其中 1/3 的病人可能會產生血液凝結之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