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興免疫缺損症 NIADS

亞洲新興免疫缺損症(又稱:亞洲新興免疫缺陷症候群,NIADS)是什麼?
它不是 HIV,也不是愛滋病。
亞洲新興免疫缺損症(NIADS, Newly Identified Asian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一種目前在醫學界被高度關注、但尚未完全釐清原因的「後天免疫機能異常」,主要在亞洲地區被發現。
目前最常被醫學文獻討論的,是被稱為:
 抗 IFN-γ 自體抗體相關免疫缺陷(Anti–IFN-γ autoantibody syndrome)

核心機轉(最重要)
患者體內會產生**「針對干擾素 γ(IFN-γ)」的自體抗體**。
而 IFN-γ 是負責對抗以下病原最重要的免疫激素:
結核菌(TB、非典型分枝桿菌)
黴菌(如念珠菌、曲黴)
沙門氏菌、伯氏菌等細菌
一些病毒(較少)

當 IFN-γ 被自體抗體中和後,免疫系統無法正常啟動,導致反覆性、嚴重、異常感染。
好發族群
幾乎全部病例來自 東南亞/東亞(台灣、泰國、日本、越南、緬甸、中國南方)
多為成年人(非天生,而是後天形成)
女性稍多於男性
典型表現
患者常出現以下狀況:
反覆 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NTM)
結核或類結核感染久治不癒
深部黴菌感染(皮膚、骨骼、血液、淋巴)
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
反覆發燒、體重下降
傷口反覆感染
這種類型的感染通常只會出現在先天免疫缺陷或愛滋感染末期患者,但他們沒有 HIV,卻出現非常類似的免疫缺損情況。
QuantiFERON;TB-Gold;QFT;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結核病是一種具傳染性的疾病,該疾病由結核菌複合體 [牛分枝桿菌(M. bovis)、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非洲分枝桿菌(M. africanum)] 所引起,該疾病藉由空氣飛沫傳染,從感染至發病的時間由數月至數年不等。QFT-PLUS的TB1和TB2採血管中皆含有ESAT-6和CFP-10的peptide,此peptide可以刺激CD4+輔助 T淋巴球之CMI(Cell Mediated Immune)反應,TB2採血管則多含了短鏈胜肽(MHC class I)誘發CD8+細胞毒性T淋巴球之CMI 反應;受感染的患者,其血液中通常有淋巴球能辨認抗原是來自結核菌分枝桿菌或其他分枝桿菌,此辨識過程會產生並分泌IFN-γ,測量IFN-γ的釋放則可得知是否感染結核菌。
建議檢查內容

1.個人完整抽血健檢  
2.免疫系統完整檢查   
3.全身病毒載量 
4.泡疹病毒載量 
5.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NTM) 
6.黴菌毒素
  • 加入好友